走进金年会金字招牌至上网站

NEWS

分子克隆实验流程与注意事项 - 金年会金字招牌至上网站推荐

来源:诸葛娥安 日期:2025-03-24

一、酶切连接

分子克隆实验流程与注意事项 - 金年会金字招牌至上网站推荐

在生物医疗研究中,限制性内切酶的选择至关重要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合适的酶:

1. 确保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在目的载体中只有一个,并确保在目的片段中不存在;

2. 优先选择产生粘性末端且具有高酶切效率的限制性内切酶,例如BamHI和HindIII;

3. 在双酶切时,需注意缓冲液对两种内切酶活性的影响,务必根据具体活性调整酶量和反应时间;如果缓冲液无法满足两种酶的需求,建议分步进行酶切;

4. 对于单酶切,建议对线性化载体进行去磷酸化操作,以减少载体自身环化的可能性。请注意,酶切后,为防止载体自连,特别是在酶切产物末端为可互补或平端时,务必进行去磷酸化,以避免生成酯键导致自连。碱性磷酸酶可以有效地去除载体末端的5’磷酸基团。

二、引物设计与PCR扩增

1. 在完成目的片段的PCR扩增引物设计后,根据所使用的限制性内切酶,在上下游引物的5’端引入对应的酶切位点及保护碱基;

2. 推荐使用高保真酶进行目的片段的PCR扩增,并摸索合适的退火温度,以优化反应体系及程序。

三、PCR/酶切产物的纯化回收

1. PCR/酶切反应后,需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,以判断是否存在目的大小的条带;

2. 推荐采用切胶回收的方式进行纯化,切胶时间最好控制在3分钟内,以避免紫外照射对DNA的损伤,并使用NanoDrop或OneDrop等仪器检测回收浓度,确认是否仅存在目的条带;

3. 若回收浓度较低,可以通过增加PCR/酶切反应体系,采用多管反应与单管回收的方式来提升产物浓度;

4. PCR产物务必在完成切胶回收后,再进行酶切反应及后续的纯化回收。

四、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

利用T4 DNA连接酶完成酶切后的载体与片段的连接重组。具体步骤包括:

1. 连接体系中使用的线性化载体与目的片段的摩尔比可在1:1到1:10之间调整,推荐的最佳比例为1:3;

2. 在连接平末端载体与DNA片段前,首先进行去磷酸化操作,以减少载体自身的环化;

3. 连接体系各组分的投入体积需≥1μl,若浓度过高可稀释后使用。

五、感受态转化涂板

1. 对于连接产物的转化,建议使用克隆用的化学感受态细胞,而不建议使用表达用的感受态细胞;例如,DH5α和Fast-T1适合≤15kb质粒转化,而XL10适合10kb质粒的转化;

2. 重组产物与感受态细胞的体积比例应为1:10,推荐将10μl重组产物加入至100μl感受态细胞,或将5μl重组产物加入至50μl感受态细胞;

3. 热激时间应严格按照感受态细胞说明书进行操作;

4. 平板的抗生素抗性需与转化的载体抗性保持一致;

5. 涂板时,需将菌液离心(2500×g、3min),用移液枪吸取丢弃多余LB培养基,保留100μl重悬后全部涂板,或吸取适量体积进行涂板。

六、单克隆菌落PCR鉴定

1. 挑取平板中大小适中的单克隆菌落,避免选择过大或过小的菌落;

2. 挑选多个单克隆菌落进行鉴定分析;

3. 将挑取的菌落放入已添加10μl ddH2O的15ml或2ml EP管中,充分溶解混匀,然后吸取1-2μl作为PCR反应(10/20μl体系)的模板;

4. 推荐使用一对分别位于片段和载体的上下游引物进行PCR鉴定。
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有效确保在生物医疗研究中实现高效且准确的基因操作,而金年会金字招牌至上网站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实验材料和支持。

上一篇:金年会金字招牌至上网站提供的48孔圆形细胞爬片(8mm),已灭菌处理下一篇:展会邀请|金年会金字招牌至上网站邀您共赴2025CACLP,共探体外诊断新未来!
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8761933305 总部地址:南京高港区岑街道68号

欢迎关注金年会金字招牌至上网站官方微信或拨打客服电话详询!

  

金年会金字招牌至上网站官方微信